公司新闻

2021年车市年度大事件盘点

  2021即将走入尾声,回首这一年,汽车行业喜忧参半。既有新能源汽车不断创新高的喜讯,也有缺芯导致停工停产的寒冬时刻。祸福相依,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。本文连接器网就在这即将收尾之际, 带大家回顾下2021我们车企经历的大事件:

  新能源汽车

  下乡提速

  今年以来,新能源汽车正快速向我国农村市场下沉,政府、车企向三四线市场发力明显。据中汽协数据,今年1-11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.3万辆和299.0万辆,同比均增长1.7倍,市场渗透率达到12.7%。


  点评:尽管汽车产销下行压力较大,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,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。目前中国四线以下城市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近三成,但电动化比率仅为0.6%。这也一定程度说明,三四线城市电动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
  三孩政策

  刺激七座车市场

  三孩政策出台,映射到汽车市场,便是关于七座车型破局将迎来新窗口期的讨论成为了热搜。不少汽车厂商也在今年发力七座SUV市场和MPV市场,广汽丰田第四代汉兰达、赛那和现代嘉华相继入华,还有北京现代推出库斯途,岚图也推出MPV产品等。


  点评:国家出台三孩政策会使车市需求更多元化,对车市来说是结构性增长的机会,对汽车消费肯定有促进作用。但七座车市场份额较为饱和,近年来一些七座SUV车型表现并不尽如人意,途昂、锐界、昂科旗、广汽传祺GS8的销量表现都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,唯有汉兰达保持销量坚挺状态。MPV市场同样马太效应显著,别克GL8一骑绝尘。

  自主车企

  加速“出海”

  一年多来,上汽乘用车、蔚来、大通陆续登陆欧洲,长城、吉利、比亚迪也先后加入了“出海”这一阵营,掀起了新一轮的汽车出口浪潮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累计出口量达到179.3万辆,同比增长1.1倍。其中,11月出口量高达20万辆,同比增长59.1%。

  点评:近几年,外资车企在华投资、合作、建厂等步伐加速,中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出现减弱态势,“走出去”的黄金窗口期也正在不断压缩。让产品走出国门,卖向海外,无疑是现阶段实现全球规模化最为关键的一步。从某种程度上来看,在欧美等成熟市场,中国车企要打出信任牌并非易事。摆脱“廉价品”的标签,树立起高端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,还需摸索出自己的经验。除了产品力、品牌、服务等多重因素,本土化运营也是重要一环。

  跨界造车

  愈演愈烈

  今年以来,国内外市场再次掀起“跨界造车热”,不同领域行业的巨头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,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领域跑马圈地,小米、360、富士康、创维先后入局,2021已然成为“全民造车年”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早有地产、家电、白酒等实力企业率先试水入局,但多数尝试以“翻车”收场。


  点评:当前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科技巨头入局不失为一个好时机,他们的加入也能给其市场价值和公司估值带来想象空间。但智电化赛道经历年狂热追逐,市场已经逐渐开始理性,跨界造车也面临规模挑战和品控难题。造车也并非想象中简单,倒在量产前夜的赛麟、博郡、烧掉上百亿元后黯然离场的拜腾汽车都是惨淡的案例。

  芯片短缺

  影响终端交付

  从去年以来,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就开始面临芯片短缺难题,众多汽车厂商都因芯片短缺而陆续减产或暂停部分车型的生产,终端交付也因此受到影响,很多热门家用车需要等待几个月才能提车。由于芯片短缺,行业机构预测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减少390万辆,降至8460万辆。


  点评:在缺芯阴霾笼罩下,中国车市也较为低迷,此前的“金九银十”表现也未达到预期。但从公布的车企零售数据来看,每月同比销量是有稳步爬升的,这也反映出芯片供应紧张正在逐步得到缓解。同时,对汽车行业因为缺芯而引发的一系列炒芯乱象,国家层面也开始出手整治,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芯片短缺情况。但更重要的是,自主企业发力技术升级,让上游生产环节不受制于人,才是真正解决供应链难题的根源办法。

  全球缺芯直接影响2021年全球汽车总产量,这是非常低沉的消息,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影响,全球产能不足,汽车行业受芯片影响越来越加剧,严重影响了汽车行业发展。但是危机在,机遇也在。缺芯会加快企业自主研发的脚步,只有自己拥有了技术,才能不在芯片上被外人卡脖子。2021车企现状值得我们思考,也值得我们去做出更多的改变,重新改写我国芯片落后的时代。

  想要获取更多行业资讯,欢迎扫码关注连接器网微信公众!